展开

资讯详情

trade detail

如新、资生堂、欧莱雅等多家企业开拓定制产品线美妆护肤“私人定制”风潮涌动

来源:橙e网发布时间:2017-10-24

·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如新、资生堂、欧莱雅等多家企业开拓定制产品线美妆护肤“私人定制”风潮涌动

去年底,直销企业如新推出一套带有“ageLOCMe肌肤管理系统”的产品(升级版本),让顾客能够获得一份专属的护肤配方。产品一出,让美妆界的“定制”概念再次火了起来。此外,资生堂、欧莱雅、雅诗兰黛等日化巨头也通过成立或收购科技研发团队,纷纷开拓定制产品线。定制类产品几乎成为代表企业未来实力的象征。对此,有专家指出,“私人定制”的配方成本与安全将成为定制产品的门槛,建议企业先确定品牌的消费人群定位,再精准地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日化企业发力布局“私人定制”

定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一对钻戒、一件家具、一份金融产品……面对“定制化”的风口,日化企业是如何布局呢?记者了解到,最早布局定制产品的是雅诗兰黛旗下彩妆品牌Prescriptives,其首创在门店内现场制作粉底和粉饼的做法,目前支持线上定制;另一美妆巨头欧莱雅旗下的兰蔻也在去年开始试点高科技定制粉底,兰蔻采用一台用于评估肤色的比色计,扫描顾客的脸颊、额头和下巴,得到的结果用于调配适合顾客肤色的颜料比例(红、黄、黑、白四色),经过30分钟的现场调配即可出品。

不仅是高端品牌,对于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大众品牌,也不乏“定制产品”的身影。兰芝推出的水库面霜则是专家通过皮肤检测仪器“BEAUTYFINDER”对顾客一对一的皮肤检查测试,为消费者量身打造最适合自己肌肤状况的补水面霜;资生堂继去年12月成立专注于美妆、健康科技和创新领域的部门后,年初再度收购一家专门做彩妆APP的科技公司MatchCo。消费者只需使用MatchCo开发的APP拍摄手腕前后、前额和左右脸颊的照片并上传,就得出基于大数据来分析所得的皮肤色调,从而定制专属个人肤色的粉底液;

作为护肤领域“私人定制”产品的典型代表,如新在2015年开始推出的ageLOCMe肌肤管理系统(1.0版本),内含一台ageLOCMe肌肤管理智能仪器及五支特制的基准智芯(用于承载精油、乳液等护肤品),外配肌肤测评软件,根据个人肌肤测评结果生成配方代码。根据这串代码,如新将在智芯中为消费者按比例提供“量肤定制”的抗衰老配方。“ageLOCMe产品的面世,让如新获得有别于其他直销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力。”记者从如新方面获悉,在该产品的推动下,如新2016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有所提升。据如新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如新营收6亿美元,同比增长7%;大中华区营收2.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

生产成本与配方安全成门槛

传统的日化用品消费模式,护肤、彩妆产品往往都是由品牌主导生产的,消费者一直处于被动接受中,只能在市面上已有的品类里择优挑选。然而,在现实情况中,每个个体都存在差异,市面流通的产品并无法针对性地解决每个消费者的皮肤问题。“定制已成为彩妆市场的主要趋势。”英敏特美容市场亚太区高级分析师杜蕾告诉记者,AIAR等技术发展将是助力定制化发展的一大要素。可相比主流渠道,定制产品的规模依旧只属于小众市场且难以实现大众化。

对于美妆护肤等定制化产品而言,其生产成本和配方安全成为限制其操作性的门槛。有业内人士就对“定制化”产生的成本挑战表示疑虑。比如,每一个护肤配方往往都会用到若干种原料,少则十几种,多则几十种,且配方之间并不是所有原料都通用。因此,为了实验几个不同种类的配方,就要备有几十种原料,据称该部分原料库存所占用的资金可达六位数以上。

此外,当配方中任一种原料的添加比例超过范围,都可能导致产品出现问题。当企业要确定配方时,不仅需要做出样板,还要进行高、低温稳定测试。而这一个周期最短也要几个月,有些测试耗费几年的时间也是常有的。因此,该业内人士认为企业提出的定制化“配方储备”仍属于框架范围内,通过皮肤测试结果来找到有针对性的配方、直接生产制作,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定制产品要有持续性效果

尽管如此,杜蕾认为,定制化所带来的效应依旧足以吸引日化企业布局其中。她表示,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定制化妆品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她们的需求,避免了花大价钱却买不到合适产品的尴尬。对此,记者了解到,尽管定制产品的单品售价会相对较高(比如如新的“ageLOC”,平均每月需花费千元左右在护肤原料的购买上),但却能帮助消费者在护肤流程上化繁为简,减少消费者在其他环节的多余投入。

对于品牌来说,推出定制产品,意味着企业将掌握大量的用户数据。基于这些消费者皮肤状况的数据,这对于企业未来产品的研发有很大帮助。

其次,杜蕾告诉记者,定制产品对于品牌来说更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市场营销方式。在体验式消费日渐重要的今天,定制服务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增加品牌的粘性和参与度,提升营业额。

另外,基因检测护肤或将成为定制化产品的下一个风口。“定制化产品的概念有深有浅。目前,既有如新这种专门提供个性化定制护肤产品的企业,也有基于基因检测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护肤产品,如英国的GeneU和国内的初创公司ihcode。”杜蕾说道。

那企业开拓定制产品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杜蕾表示,企业要先确定品牌的消费人群定位,从而精准地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其次,定制产品一定要让消费者感受到明显的、可持续性的效果,这才能提升重复购买的次数,这对于定制类产品至关重要,而在彩妆产品中,其效果会比护肤品更加明显。

(二)联合利华再投一枚彩妆群战高端美容市场

近日,美国化妆品品牌BeautyBakerie完成250万欧元(约合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联合利华(Unilever)旗下风投公司UnileverVentures领投,投资机构645Ventures和BlueConsumerCapital等参投。这是在收购美国Hourglass及韩国Carver之后,联合利华扩大其高端美容品牌组合的又一举动。

据悉,BeautyBakerie是由CashmereNicole于2011创立的美妆品牌,产品包括眼线笔、粉底、高光、染唇液等。由于品牌灵感来自于糖果世界,它的产品大多色彩艳丽,对千禧一代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目前,品牌在Instagram上已经拥有了超过40万的粉丝。

根据相关数据,2016年,全球化妆品销售额增长8.4%,全球美容市场增长5%,达到2.05亿欧元。而自去年开始,联合利华集团也非常渴望迅速提升业绩,希望在蓬勃发展的市场中获得立足点。

去年6月,联合利华收购了成立于2004年的美国化妆品品牌Hourglass。“我们很高兴欢迎Hourglass加入到我们的优质品牌组合中,化妆类品牌具有着强大的增长动力,不仅能利用社交媒体、多样的分销网络进行传播,还非常容易获得专业的标签。”联合利华个人卫生部门总裁艾伦·贾普(AlanJope)说。

而两周前,联合利华完成了七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购,出价92亿欧元将韩国化妆品集团CarverKorea收入囊中。也是这项收购,稳固了联合利华在世界上最大的护肤品市场北亚地区的地位。

资料显示,近年来,联合利华相继收购了Dermalogica、REN和KateSomerville等品牌,足已证明了集团对美容品牌的兴趣。2017上半年,联合利华个人护理部门(包括Signal,Dove和Sunsilk等)的营收为105亿欧元,占到了集团总销售额的近40%。

·         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天猫售曼秀雷敦官方鉴定为假货4倍理赔成虚假承诺

购物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而呈井喷式发展态势的网购,无疑是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例证和注解。如今,在网上购买化妆品早已成为人们的日常,而天猫上一家非常火爆的化妆品专营店,日前却被消费者投诉其销售的化妆品曼秀雷敦为假货。

据网友罗先生投诉,他于2017年8月9日及18日在天猫网“好好好化妆品专营店”购买了2支“曼秀雷敦什果冰男女士润唇膏”和1支“曼秀雷敦薄荷防晒润唇膏”,单价分别为9.8元和49.9元。

在收到货后,罗先生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了怀疑。怀着疑心,罗先生仔细查看该店所售其它曼秀雷敦品牌商品的购买评论,发现众多人都反映怀疑买到假货。

随后,罗先生将样品寄往曼秀雷敦总部请求鉴定,数日后收到曼秀雷敦官方鉴定报告,报告指出我购买的确为假冒伪劣商品。

于是罗先生按照天猫官方给出的理赔流程以“假冒品牌”理由申请退款,但商家却拒绝天猫客服介入,直接退款给了罗先生,并没有进入理赔流程。而罗先生9.8元的订单仅因商家同意退款,就按照正常退货退款流程进行,也没有进入理赔流程。

气愤的罗先生只好去找天猫网客服投诉并申请其承诺的4倍货款赔偿,但天猫网百般敷衍拖延,袒护商家,希望消费者不了了之。

无独有偶,对于像曼秀雷敦这样的快销大牌,悦诗风吟在数月之前也被曝光遭遇假货毒手。去年1月,警方接到群众报警,有群众从南京的一家淘宝店购买到了一些化妆品,却发现质量不好,怀疑是假货。警方将这些化妆品拿到有关部门进行鉴定,最后发现确实是假货。

究其源头,显然阿里的审核机制就非常不完善,给了售假商家以大肆捞金的机会。同时在天猫客服对受害消费者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天猫不仅对消费者不负责任,而且还有包庇售假商家的嫌疑。

阿里作为互联网巨头公司,已经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阿里在中国人民的众多生活方面形成了垄断。如果说阿里对售假这样本来充满公理与正义的事情都无法解决,是否我们在面对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时,就a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希望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珍视消费者的信任,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本周聚焦

(一)昔日牙膏巨头为何布局“微商”

近日,经田七集团董事长于晓声与“微商王后”妆后集团创始人冷宜峻多次洽谈后,两大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同时田七集团出让50%股权给妆后集团创始人冷宜峻,由其新任田七集团董事长。新力量注入能否挽救老品牌?

沉寂两年悄然踏进微商市场

“1,2,3,田七!”

2003年,田七牙膏的《拍照篇》电视广告火极一时;次年,田七牙膏取得年销4亿余支、年收10亿元的业绩,成功进入国内牙膏市场前四强,这个诞生于1945年的本土品牌也迎来了自己的鼎盛期。

“13年前,奥奇丽集团(即田七日化)曾经将田七牙膏打造为畅销全国、销售十亿的品牌。”清华大学品牌研究员、快营销创始人、快侠科技董事长孙巍向记者描述当时的盛况。但是,孙巍提到,之后由于过分多元化,在田七牙膏走红后,又推出了“田七洗涤剂、田七洗手液、田七洗发水、田七洗衣粉”等多种日化产品,多面出击又无法形成集中兵力,使得奥奇丽资金链陷入了困境,从而拖垮了田七牙膏品牌。

2014年,“田七”自有品牌牙膏被迫停产,直至2016年5月才得以重新生产。那一年,田七药物牙膏母公司完成重组,已经恢复生产,代价却是大家熟悉的田七牙膏在江湖早已易主多时。

当年,有媒体曝光,市场上使用“田七”这一商标的不只是田七牙膏的运营企业———田七日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田七日化”),还有一家自称与田七日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田七集团”。

“田七”商标到底是谁在使用?田七日化与田七集团又是否有关系?根据当时媒体资料记载,双方曾各执一词。田七日化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田七日化与田七集团之间目前已经没有关系,田七集团的产品也是“旧老板的东西”,田七的商标也不应由田七集团进行使用。但这样的说法却没有得到田七集团相关负责人的认同,据田七集团负责人的说法,田七集团与田七日化、奥奇丽集团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使用田七这一商标是合法的。

对于商标使用权的归属,田七日化和田七集团各执一词,陷入“罗生门”。记者查阅公开资料显示,经过当地政府和各金融机构的努力,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旗下的广西金控资产管理公司入股田七日化,新设田七日化专业运营田七品牌,想要以此重振昔日雄风。

尽管田七日化否认了与田七集团的关系,但在田七集团的官网上,却可以看到“田七集团旗下品牌产品:田七牙膏”的宣传标语。重生后的田七品牌,也开始塑造新形象欲重拾市场。

在沉寂的两年里,田七集团开始试水微电商,大肆招兵买马,招募田七总代、田七代理商,新品有手工精油皂、暖心凝脂系列等等,悉心研制适合国人的一流系列化妆品,突破传统护肤模式。

那时候,正是微商的大热之时,田七也初尝甜头,旗下研制的众多化妆品堪称“肌肤良医”在微电商市场家喻户晓,深受大众喜爱,一时火爆整个化妆品领域。

自此,田七集团的微商基因深重。

90后微商女王斥巨资收购

然而,这种轻资产的模式还有一大痛点,企业发展达到一定瓶颈之后,由于产业链的不完善,会导致微电商企业快速瓦解和崩溃。田七也没有逃过这场魔咒,在短暂的成功之后,由于授权方的管理混乱,让田七集团遭遇重大危机。

这也是市场认为重新面世的田七牙膏,始终没有激起什么水花的原因之一。

智策方圆企业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窦晓强认为:“田七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差异化策略(例如突出特种中草药优势等),没有核心竞争力。品牌定位不清,品牌形象老化,没有产品系列化划分,例如价格带、产品线、消费者人群细分等。加上渠道建设混乱,没有精准渠道目标,铺市率和产品推广几乎被竞争对手淹没。”

为了继续在微电商市场占据有利地位,田七集团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妆后集团创始人冷宜峻有意向健康护理产业发展并在寻找理想的合作伙伴。田七集团通过多年来对植物洗护市场的专业考察、颇具匠心的技术工艺与其植物日化理念和悠久的品牌历史,促使冷宜峻看到了发展前景。

日前,田七集团迎来重大变革。9月29日,妆后集团董事长冷宜峻斥巨资收购田七集团50%股份,担任田七集团新任董事长。

这个横空出世的冷宜峻到底是什么来头呢?记者整理资料发现,她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微商女王。这位身价数亿的90后女总裁年仅24岁,是微商向日葵团队的创始人,据传,2010年冷宜峻靠打零工赚钱,后来有卖过小首饰、当过店员、卖过美瞳,还学过化妆。因出色的外表和出众的才艺,成了唱吧和微信的活跃用户,积累了不少人气,随后在广州成立了妆后贸易有限公司。当时她年仅21岁,据说该公司半年时间销售额达上千万。还有一家名为广州鑫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冷宜峻。

在冷宜峻的领导下,集团旗下的艾薇格诗系列、葵儿美妆系列等多个品牌,成为网销化妆品明星产品,深受广大亚洲女性青睐,凭借扎实稳健的步伐,已逐渐成长为中国美容护肤领域独具一格的新锐力量,她也在网络上被称作“微商女王”。

妆后集团董事长冷宜峻公开表示,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都是那些对渠道控制力强、能够进行供应链整合的企业。因而渠道整合很重要。这就是在众多意向合作公司中挑选了田七集团的原因,同时,后台也需要不断整合,如加强培训体系、物流体系及做好后台数据的集中共享等,强大的后台可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妆后收购田七为推动全国渠道商的联合发展增添了一个新的据点,有利于使护肤品渠道更加规范化;势必在未来的护肤品市场乃至全国市场诞生一家实力强劲的渠道经营体。

深耕微商促企业转型

让“微商”担任田七集团的内部董事长,冷宜峻并不是首例。今年年初,微商CBB的创始人初瑞雪也被田七集团邀请担任副董事长一职,期望促进企业转型。不到一年时间,这个传承几十年的民族品牌迎来了两次内部高层“大换血”,且将目光都聚焦在微商上。

不难看出,田七的发展套路越发“放飞自我”了,与其他品牌大力开拓和维护一些常见的渠道相比,田七深耕微商基因,能为田七带来新的生机吗?

孙巍认为:“微商昙花一现,昔日田七大势已去。”现在,留给田七牙膏的市场份额已经不多。

在窦晓强看来,微商转型,好比饮鸩止渴,是误入歧途。因为微商本就是一个不受监管、未被合法化的非正式销售渠道,它给田七带来更大的直销误区和品牌伤害。

最初的田七牙膏品牌在当时的市场占有率以及消费者的认可度都很高。从产品和行业来分析,田七高层对市场宏观的洞察,营销策略上出现了偏差是造成其停产的重要原因。

如今,通过重组注入新的管理模式和营销体质,能否跟上消费者的需求,赢得市场青睐才是田七接下来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拿什么来拯救你——“屈臣氏”?

美丽和健康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我对此深信不疑,这是人性的需求,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但人性不变,时代在改变。

零售连锁品牌屈臣氏就是在做美丽和健康生意,也是是少数长江和记仍在中国扩张的业务之一。上个时代我们爱喝李嘉诚的鸡汤。李嘉诚通过对香港及大陆房地产、港口、能源、电讯、零售等垄断性的投资,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资本家。

屈臣氏于首富李嘉诚手中崛起

1828年,英国人沃森在广州创办了一家叫做“广东药房”的西药房,1841年广东药房南下香港,改名为“屈臣氏大药房”,开始了多元化的零售业务。1963年,李嘉诚旗下的香港和记黄埔集团正式收购屈臣氏公司,屈臣氏成为以保健和美容产品为主的零售品牌。

现在,屈臣氏集团作为长江和记的主要零售部分,经营着13个零售品牌,在全球24个市场有超过13500家店铺,主要业务为保健及美容产品。

屈臣氏在中国已有6000万会员,以“个人护理”概念深得人心。2016年,高速扩张的屈臣氏在中国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不可否认,首富李嘉诚手中的这块“美丽”生意正在衰老。

点击浏览下一页

长江和记实业公司发布了2017年中期财报,截至2017年6月30日,屈臣氏中国区营收106.15亿港元,其中,屈臣氏中国上半年同比店铺销售额下降6.2%,中国区店铺数量达到3014家。平均新店回本期为10个月。

屈臣氏的财务报表中透露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消费者数量呈减少趋势;二是目前屈臣氏主要靠开新店做营收增长,而老店应该是在拉低财务数据。

发展至今,屈臣氏在一二线城市的覆盖已趋完善,三四线城市是其主要扩张区域。也就是说,屈臣氏在逐步失去一二线消费者的青睐。

盲目渠道下沉,难免“饮鸩止渴”

作为最早也是国内最大的个护美容连锁品牌,屈臣氏在国内有超过3000家门店,为什么屈臣氏在高速扩张的同时吸引力在减弱?

屈臣氏店里的产品由三部分组成,进口品牌、本土品牌、自有产品。进口品牌以美宝莲等老品牌为主,除了在价格上符合屈臣氏中低端的定位,有些品牌还有专供屈臣氏的产品线,满足屈臣氏对价格和扣点的要求。

本土品牌在价格上更符合屈臣氏的定位,除了收取入场费用扣点等,屈臣氏采用“末位淘汰制”,入驻的品牌需要向屈臣氏门店承诺保底销售,不达标将会面临下架。也是为此品牌BA会大力推销负责的品牌。

利润最高的是屈臣氏的自有产品,有供应商曾爆料屈臣氏会抄袭品牌销量好的产品自己做,以达到更高的利润。在店中BA推荐最多的也是屈臣氏自有产品系列,由于缺少研发投入,其产品并不高,主要有护手霜、面膜等。

恶性循环由此产生。定位中低端的屈臣氏追求高利润,所以不引进更流行、高端的进口品牌,增加入驻本土品牌,并上架更多自有产品。

当其定位、入驻品牌、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一二线消费者后,屈臣氏开始三四线扩张,通过下沉市场和增加店铺数量保障营收。而从一二线到三四线,渠道下沉更难让好品牌跟住,于是只能靠低端品牌和BA导购维持销售额。

2015年屈臣氏店铺销售同比下降5.1%,新增门店395家,2016年屈臣氏店铺销售同比下降10.1%,新增门店446家。

店铺效益越来越差,但开店力度越来越大,如果屈臣氏盲目在三四线城市大力扩张的话,难免饮鸩止渴,我认为渠道下沉除了谨慎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一二线城市做门店效率优化、品牌形象升级。

如今欧美高端品牌已经通过线上渠道打开了一部分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口袋,同价位的各大化妆品品牌线上渠道和淘品牌、网红品牌的兴起,都会让实体零售店下沉变得困难。

电商,错失良机

饮鸩止渴让屈臣氏沉溺于高速发展,也让屈臣氏错过了发展机遇。

没错就是电商,是线上机遇。凭借品牌知名度、会员体系、成熟的供应链和全球采购能力,屈臣氏能在重点发展电商,现在线上市场格局也许是另一番场景。

当然现在说这些为时已晚,而且经历了市场竞争与淘汰,现在美妆垂直电商已经没落,天天网、聚美优品在天猫、京东夹击中艰难生存。但不能否认屈臣氏曾有基础和潜力在线上瓜分一片市场。

屈臣氏11年进驻淘宝商城,12年推出掌上网店,13年推出自有电商平台,而后就少有布局,将重心放在线下店铺的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屈臣氏自有电商平台为第三方运营,商品和实体店有差别,线上下的优惠活动并不相同,在商品价格上亦存在差别。

我们看着美妆垂直电商的冉冉升起,又黯然落地,错过了一个时代后,今年中国区换帅之后,屈臣氏才真正开始线上布局。

临变换帅,变革步履维艰

在2016年财报公布5天之前,屈臣氏中国区CEO罗敬仁辞职,首席运营官高宏达接任,并于今年4月1日上任。这个节点,恰好是店铺扩张策略无法奏效,营收首次负增长。

今年3月,入驻淘宝6年的屈臣氏终于宣布和天猫合作,打通线上线下渠道以及天猫旗舰店与屈臣氏的会员积分系统。上线莴笋APP,通过美妆问答和社区建设增加用户粘性。开设京东旗舰店。

在线下,年初屈臣氏推出了第八代店铺,相比上一代店铺,第八代装修风格更个性时尚,主打彩妆,彩妆品牌数量由14个增至16个,但自有产品线和韩妆品牌仍占多数。

尽管屈臣氏调整品牌结构,下架部分国产品牌,引进更多进口品牌,但其引入更多的仍是强生、欧莱雅等大众消费品牌。

除此,第八代店铺中还限制了导购的数量,这个举措能否改善购物体验还需要消费者的验证。

换帅之后,屈臣氏部分店铺有了一些变化,计划未来会按门店层级差异化店铺形象及商品比例,尤其是上海的形象店,借助最新AR技术推出的“虚拟试妆”服务,增强客户体验。

但高宏达上任后,延续了罗敬仁的开店速度,已计划在年内开出或翻新超过500家门店。今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区门店增加了85家,总量达到了3014家。

屈臣氏仍在继续开店。难以停下来的屈臣氏。

守住毛利,活下去

零售神话为何至此,众说纷纭。有专家称“错过线上发展、权威消解、品牌老化是导致屈臣氏业绩疲软的主要原因。”但仍有一些点忽略,我认为也应该向管理层找找原因。

作为李氏家族商业的一部分,屈臣氏带着李嘉诚的基因。回顾李氏集团的发家投资投资,不难发现两个特点,一是没有行业局限,只要有利可图都会做,二是对民生日用领域的垄断式经营。

在屈臣氏上,也体现了李氏的价值观和经营逻辑:1)个人护理和化妆品是生活必需的民生日用。2)大量开设店铺,用渠道规模达到垄断式经营及议价能力。3)能赚钱的项目就做,技术门槛较低。

如此,才能解释为何屈臣氏对利润率极度重视,为何屈臣氏一直做大众市场,而不考虑高端化及细分市场,为何一直扩张店铺数量,直到营收减少才有所动作。以及混乱的产品线(食品、家居)。

以前是同行学习屈臣氏,现在是屈臣氏需要学习,尤其是现在的中国不缺少渠道。时代改变了,消费升级就像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高宏达上任后门店转型、调整产品线、拓展新店、发展电商,在业绩的承压下,屈臣氏正在有所改变。但我认为,只要毛利率不跌,屈臣氏在国内开店肯定就不会停下扩张脚步。据年报称屈臣氏单店10个月回本,开新店仍有利可图。